[url=https://www.kekaoxing.com/d/uploads/book/浅析通信系统电源设备的可靠性.rar][color=#800080]下载:[/url]
中国联通沈阳分公司翟玉杰
在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网络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尤其是电源设备的可靠性问题比较突出,如:某某基站开关电源总出问题,基站电源环境监控总有上传告警等等,然而我们的运维力量总是有限的,基站分布毕竟较广,如果基站电源设备的故障率高,就不可避免地发生顾东顾不了西、无法及时处理现象,移动网络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势必受到严重影响。交换局电源设备对通信网络的影响更是一刻千金。要保证全网通信的可靠性就必须在电源设备的设计、选购、验收、维护中要紧紧围绕可靠性这一关键课题,树立可靠性是通信网络生命线的思想,时刻牢记可靠性是质量的更高要求和综合体现,为提高系统可靠性而做好各项专业工作。
一、减少设备的早期失效
瞬时失效率λ(t)是单位时间内设备的失效数占该时间段开始时正常工作设备总数的比值。它反映的是设备发生失效的相对速率即故障瞬时强度。一般电子设备的失效率λ(t)都遵循浴盆曲线规律,如图1所示。图1一般电子设备的失效率λ(t)的曲线规律www.kekaoxing.com
图1中的故障率λ(t)曲线按照失效率的变化情况明显地分为三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损耗失效期。
早期失效发生在设备开始工作之初,失效率λ(t)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主要对应于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的质量缺陷。故障内容可分为:不能工作、工作不稳定、功能劣化及其它异常现象。具体表现如:开关电源模块的交流输入滤波电容耐压不合格、机内元件安装绝缘不良等等,造成开机瞬间损坏;交流接触器线圈发热、信号转接电路板辅助电源、缺少液晶显示屏的对比度低温补偿电路、熔丝状态检测电路设计不合理、温度补偿电路误差偏大等等造成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才发生故障或者误告警。解决设备早期失效率高的关键在于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对
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外购件的检验和质量控制,进行工艺筛选和老化试验,及时处理设备的质量反馈意见,找出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及时解决。处理设备出现的故障时不能单纯更换备件、简单解决了事,应该分析故障原因,如果是元件质量、电路设计、软件设计方面的问题,则必须重新确认其他设备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隐患,一般来说只要在一年内出现完全相同的故障就应该引起注意,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对所购买的设备进行出厂前检验也有助于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厂验可从产品设计、元件筛选、工艺检测老化试验等多方面进行审核、验收,尤其对于小规模企业和新产品防止产生低级错误非常有效。我们在订货中合理地确定交货期,是保证设备可靠性的基本条件。我们一般都希望到货越快越好,但是从投料到产品出厂,不仅需要经过正常的生产周期以外,产品的最终质量检验和老化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脱离实际地缩短交货期,必然影响产品可靠性。辽宁联通三期工程的一家开关电源供应商,承诺一个月内的交货期,结果发生这批产品安装后多数一上电就发生滤波电容爆炸,可想而知,这批产品出厂前肯定没有充分进行上电老化实验。
二、只有提高可靠性指标,才能够减少电源设备的故障率和维护量
电源设备的早期问题经过处理和更换后失效率λ(t)逐渐下降,趋于稳定,进入偶然失效期阶段。其特点是失效发生是随机的,失效率近似为常数,是设备的可靠工作时期,相当于设备的最佳状态期,所以把设备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时间。我们假设设备失效率λ(t)在这一阶段为常数λ,则。按照YD-T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对高频开关电源的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应≤5×104h的规定,,MTBF=1×105小时和MTBF=5×104小时的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相对故障发生的概率计算如表1所示。
[url=https://www.kekaoxing.com/basic/news/20070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