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杨建军
摘要有效的维修管理将遏制维修费用的不断提高,可靠性维修继被动维修、预防维修、预测维修之后发展为主动性维修,而将几种维修方式相结合又是当今维修管理发展趋势之所在。本文探讨了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及其相互关系,为维修管理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可靠性维修预防维修预测维修主动维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革新和更新不断加速,与之所对应的维修费用也在不断提高。在某些企业,出现了维修费用大于利润的情况。因此,有效的维修管理对企业的兴衰成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靠性维修(RBM)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这一体制旨在通过系统地消灭故障根源,最大努力削减维修工作总量,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寿命,将主动维修、预测维修和预防维修结合起来,形
成一个统一的维修策略,从而获得最高的可靠性。
1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
可靠性维修是由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有机结合而成的。
预防维修又称为以时间间隔为基础的维修。它是目前常用的可靠性维修方法。成功的预防维修费用
比被动维修降低30%。预防维修的采用,虽然可减少非计划停机,但可能造成维修过剩。因此应适当加
以控制,控制的方法为:把定期预防维修与预测技术结合起来,根据预测适当延长修理时间间隔,在预
定的时间再进行检查预测,则可大大避免维修过剩的浪费。
预测维修是通过测量设备状态,识别将要出现的问题,预计故障修理时机,以减少设备损坏。它的
优点是:
1)可预先知道设备状态,对维修备件和工具作好充分准备,节约维修停机时间。
2)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减少废品损失。
3)有利于减少由于振动等原因造成的能量消耗,避免灾难性故障,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预测维修是值得提倡的方式,但这种维修方式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故障。
主动维修的目的是应用先进的方法和修复技术来延长机器寿命。它致力于从根本上消除故障隐患,
延长维修周期,从而不断改善系统功能。
它的主要优点是:
1)通过反复维修,找出重复故障,通过技术改进设计加以消除;
2)通过性能检验,确保维修后的设备无故障隐患;
3)按精度标准维修和安装;
4)辨认和消除各种影响设备寿命的因素。
“永久修复”的主动维修技术包括:
1)故障根源分析。对于故障根源分析不应局限于解决表面故障问题,设备早期故障根源如图1所示
隐藏内容需要付费才可以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