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 关注:661 内容:2052

    FMEA中的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怎么区分?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可靠性论坛 > 可靠性技术 > 可靠性设计 > 正文
  • 可靠性设计
  • 在FMEA分析中,我们常常需要在分析原因之后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一般现行的控制方法有“预防”和“探测”两大类,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掌握两者的区别,在这里我们明确一下。

    FMEA手册中对预防和探测是这样定义的:

    预防:消除(预防)失效的要因的发生或失效模式的发生,或降低发生率。

    探测:识别(探测)失效的要因的发生或失效模式,以导致相关纠正措施或防范措施的开发。

    实施DFMEA时,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识别当前的预防控制方法以及探测控制方法。需要从决策过程角度来区别某方法是预防控制还是探测控制,具体如下图所示。

    FMEA中的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怎么区分?

    当前的预防控制与探测控制需要是已经计划的,至于是否实施,并不重要。当然,如果已经实施,那么对方法的有效性更有信心,如果已经计划还未实施,那么方法的有效性是靠预测的。

    区分DFMEA的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可以按照DFMEA的三元素模型(见下图)来看,但是分割开预防和探测的时间分割线到底是什么?

    FMEA中的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怎么区分?

    这个时间分割线,就是产品设计的结束时刻,是产品设计团队将方案/数据释放给量产工装、模具、夹具、检具启动加工的时刻,后简称分割线。很多时候,大家又叫它设计冻结,但是可能来自不同企业的人对”设计冻结“理解并不统一。

    DFMEA的三元素模型,增加上分割线这个元素,就如下图:

    FMEA中的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怎么区分?

    在分割线之前的是预防,之后的是探测。

    还有一种情形应该注意,分割线之后的设计变更,通常也会有相应的预防、探测。区分预防和探测也同样遵循上述原则,设计变更方案/数据发给量产工模夹检启动加工的时刻为分割线,之前是预防,之后是探测。

    产品设计结束的时刻,就是产品设计方案/数据释放给量产工模夹检启动加工的时刻,分割线也是预防的Deadline,死线。我们常说FMEA是质量预防的工具,核心点就是在这个”死线“之前要多做预防。

    探测的时间段,是分割线之后,SOP之前。

    理论上,DFMEA的探测措施执行完毕且结果全部OK前,产品不能够进行量产。而量产之后的措施,也不是DFMEA的探测了。有很多在分割线之前的预防,被当成了探测。比如:数据检查、数据评审、运动模拟分析、快速样件的一系列验证活动……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看或者想想”预防“这个词语的含义,也能够想清楚上面所说的内容。”预防“一词中”预“一词就有”事前、事先“的意思。预防的本质就带有时间属性。

    说的简单一点,如果在发生原因之前采取的措施就是预防措施,在发生原因之后采取的措施就是探测措施。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可靠性工程软件ReliaSoft中国总代理上海山外山机电
  • 东莞市帝恩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内容
  • 做任务
  • 动态
  • 风格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