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系统工程通用术语 其他

      1 效能 effectiveness
      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或系统期望达到一组具体任务要求的程度。它是费用效能分析的输出。(防务采办术语-98)
      达到期望目标的能力,可以用不同的准则作为这种能力的度量。(GJB1405-92)
      在规定的条件下达到规定使用目标的能力。(GJB1364-92)
      产品满足规定的定量服务要求的能力。它是产品固有能力与可用性的综合反应。(GB/T3187-94)
      编者注:效能体现装备的总使用价值,随着研究角度不同,它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度量,当研究装备的总体能力时,可用系统效能度量;当研究装备的作战能力时,可用作战效能度量;当研究装备的效能与费用的关系时,可用费用效能度量。
      2 1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的成功。
      注:1.“全员”的措辞指该组织机构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
      2. 最高层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管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3.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4. “社会受益”概念意味着满足“社会的要求”。
      5. 有时把“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它的一部分称为“全面质量”(TQ)、“公司范围内的质量控制”(CWQC)、“全面质量控制”(TQC)等等。(ISO8402-94)
      涉及全员的、有关产品和服务持续改进的管理原理。(防务采办术语-98)
      2 保证/担保 warranty/guarantee
      承包商就合同提供的额定供应品的性质、用途或条件以及服务的性质向政府提出的一种承诺和确认。(防务采办术语-98)
      3 产品保证 product assurance
      是关于研究、筹划并实施一系列活动,以保证项目的设计、控制、手段和技术能使产品达到满意的质量水平的一门学科。(ECSS-P-001-85)
      编者注:在项目管理中,产品保证作为系统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4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体系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quality system
      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注:质量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
      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主要是为满足该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比特定顾客的要求要宽。顾客仅仅评价质量体系中的有关部分。
      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ISO8402-86)
      5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注:1. 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来引导。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组织的全体成员。
      2. 质量管理中,必须考虑经济因素。(ISO8402-94)
      6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注:1. 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对过程进行监视并消除质量环各阶段所导致不满意结果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2.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ISO8402-94、GJB1405-92)
      在整个采办过程中用于检验产品质量的系统或程序。(防务采办术语-98)
      7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为使人们确信某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在质量体系内实施并按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
      注:1. 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的“质量保证”。
      a) 内部质量保证:在组织内部,“质量保证”使管理者建立信心。
      b) 外部质量保证:在合同或其他环境中,“质量保证”使顾客或其他人建立信心。 #p#分页标题#e#
      2.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3. 如果“质量要求”不能完全反映用户的需求,则质量保证亦不能取得充分的信任。(ISO8402-94)
      为使用户和各级管理者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在质量保证体系内所必需进行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必要时对这些活动应给予证实。(GJB1405-92)
      为提供可信的证据说明所确定的技术要求是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并且已达到满意的性能而需要采取的所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防务采办术语-98)
      8 健壮设计 robust design
      使系统的性能对制造公差、系统使用环境(包括维修、运输和贮存等)的变化、或零部件由于老化而引起的参数漂移不敏感的系统设计方法。(防务采办术语-98)
      9 质量工程 quality engineering
      将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及其实践与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成果相结合,以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质量为目标而开发、应用的技术和技能。(GJB1405-92)
      对各阶段的制造系统进行分析,以使工艺工程本身及其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最高。(ASQ Glossary of Terms (about quality ))
      10 基准比较法/标杆法 benchmarking
      选择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或已成为行业领袖的公司,以其产品的性能、质量、售后服务或公司的经营管理等方面为标准,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并采取调整、改进措施,以超过这些标准的一种程序。(根据参考文献127编写)
      一个先导性过程,目的在于将某一组织采用的过程与其他一个或多个组织所采用的“相似”过程进行比较,并利用比较得出的最佳做法来改变本组织的过程。(根据参考文献109编写)
      11 质量功能展开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
      反映设计要求与建议的设计途径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解技术。该技术用于确定权衡结果,显示设计途径可能(与设计要求)出现冲突之处和(或)建议的设计途径将不能满足要求之处。(防务采办术语-98)
      将规定的客户要求转化成在每一设计与研制阶段上适当的设计要求的一种工具。(RAC Blueprint-96)
      一种将用户要求转化为产品研制和生产的每个阶段适当的技术要求的结构化方法。QFD过程通常也被称为聆听用户的声音。(ASQ Glossary of Terms(about quality))
      一种把顾客(用户或使用方)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分析,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质量工具,用来指导产品开发和设计。(根据参考文献124编写)
      12 统计过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
      利用控制图等统计工具对一个过程或该过程的输出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适当措施达到和保持一种统计控制状态并改进过程能力。(防务采办术语-98)
      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保证和改进质量目的的方法。(根据参考文献123编写)
      13 田口方法 Taguchi methods
      在广泛采用计算机之前设计的适合于手工方法的一种部分因素或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技术。此外,反映该方法特色的独特特点包括信噪比和损失函数。(RAM Dictionary-87)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把数理统计、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应用于质量管理中,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来迅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的质量工程新技术 。它将传统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程序改为按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三次定量优化的程序。在系统设计中,运用科学和工程知识进行功能性样机设计。在参数设计中,确定关键尺寸和关键特性,以便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优化产品性能。一般只有在容差设计中, 以成本损失与功能波动损失各自最小为前提,确定设计参数合理容差。(根据参考文献125、126编写)
      14 TRIZ方法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IPS) #p#分页标题#e#
      TRIZ为俄文缩写,意为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TRIZ方法源于前苏联,是在研究世界各国大量专利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获得的技术系统开发创新的规律。TRIZ方法由四个部分组成:1.创造性问题的分析方法;2.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方法;3.技术系统的演化规律;4.预测技术。(根据参考文献124编写)
      15 无故障保证 failure-free warranty
      一套采购方法,其目的是将制造商或设计控制部门引入持续改进指定设备外场可靠性的循环之中。(防务采办术语-98)
      16 人的因素 human factors
      对有关人的能力、特点、行为、激励和表现的相关信息的系统运用。它包括人素工程、人体测量学、人员选拔、训练、生命保障、作业辅助措施和人的动作评价等领域中的原则和应用。(防务采办术语-98、DoD5000.2-R-96)
      与复杂系统有关的人体诸因素,由此确定和应用有关的原理和程序以便实现最佳的人机结合和利用。此术语可用在与系统中的人员有关的包括所有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考虑在内的更大的范围。(GJB/Z91-97)
      17 人机综合 human systems integration
      一种在系统设计中综合考虑人的因素,以改善系统整体性能和降低拥有费用的规范化的、统一的、交互式的方法。对人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人力、人员、训练、人素工程、安全和健康几个方面。(防务采办术语-98、DoD5000.2-R-96)
      18 人-机接口 man-machine interface
      使用者(人)与所用设备之间的兼容程度。(防务采办术语-98)
      19 系统工程 system engineering
      一种综合的、迭代的技术管理过程,该过程包括:将使用要求转变成对系统技术状态的描述、综合整个设计组的各种技术输入、管理各种接口、表征和管理技术风险、将技术库中的技术转变为项目各种特定的工作、以及核查设计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它是一种要求采用并行的产品和过程研制的寿命周期活动。(防务采办术语-98)
      为满足费用、进度、技术性能和保障性的整体目标,科学和工程工作在下列各方面的应用:
      a. 通过运用定义、综合、分析、设计、试验和评定的迭代过程,将作战需求转变为一组系统性能参数和系统技术状态的描述;
      b. 综合有关的技术参数,确保所有物理的、功能的和程序的接口的兼容性,以便优化整个系统的定义和设计;
      c. 将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生存性、人的因素和其他有关因素综合到整个工程工作中。(GJB2116-94)
      把科学与工程工作应用于:(1) 通过运用定义、综合、分析、设计、试验与评价的反复迭代过程,将作战需求转变为一组系统性能参数和对系统技术状态的描述;(2) 综合有关的技术参数,以某种方式确保所有物理、功能和程序接口的兼容性,旨在优化整个系统的定义和设计;(3) 将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生存性、人和其他类似因素综合到整个工程工作之中,以满足费用、进度和技术性能目标。(MIL-STD-881A-75)
      20 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
      综合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与保障过程)的系统方法。这些方法要求产品研制者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寿命周期中从提出要求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费用、进度和性能。(防务采办术语-98)
      综合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和保障过程)的一种系统方法。该方法旨在使研制者从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从方案设计到退役的寿命周期的全部要素,包括质量、费用、进度及用户要求。(MIL-HDBK-59B-94)
      21 产品和过程的综合研制 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IPPD)
      通过采用多学科小组来同时综合所有必要的采办活动的一项管理技术,旨在优化设计、制造和保障过程。IPPD有助于实现从产品方案、生产到现场保障的费用和性能目标。IPPD的关键原则之一是通过综合产品组来推行多学科协作。(防务采办术语-98) #p#分页标题#e#
      IPPD是一种将从要求定义到生产、服役/部署和使用保障间的各种采办活动综合起来,以便使设计、制造、商务过程和保障性达到最佳的管理技术。实施IPPD的核心是综合产品组(IPT)。(DoDD5000.1-91)
      22 综合产品研制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
      指系统地采用多功能小组来综合和并行应用所有必要的过程,生产满足顾客需求的有效的和高效率的产品的一种思想。(防务采办术语-98)
      23 综合产品组 integrated product team(IPT)
      由所有适当的功能部门的代表共同组成的旨在造就成功的项目、确定和解决问题、提出可靠和及时的建议以促进决策的小组。IPT分为三类:顶层IPT(overarching IPTs)针对于战略指导、项目评估和解决问题;工作层IPT(working level IPTs)主要是识别和解决项目问题、确定项目状态和为采办改革寻求机会;项目层IPT(program level IPTs)针对于项目的实施,并可能吸收政府和工业部门的代表参加(在合同签定之后)。(防务采办术语-98)
      IPT是为向外部或内部用户交付产品的特定目的而建立的跨职能部门小组。IPT成员之间在技能上应具有互补性,并具有共同的目的、性能目标和便于彼此相互负责的方法。IPT是实施IPPD的手段。IPT成员代表着对研制、采购和保障该项产品至关重要的技术、制造、商业和保障等的职能部门和机构。由于IPT能够同时代表这些职能部门,因此,它可以快速考虑更多、更广的备选方案,并在更宽的范围内作出更快、更好的决策。(DoD Guide to IPPD-96)
      是优化产品功能-性能、可靠性、维修性、生产性、成本和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由管理部门组建的一个综合产品研制组,其成员非常了解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并行设计产品、过程和保障过程的下游过程。他们参与设计,特别是参与前期设计,可缩短产品的总研制周期,如有制造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代表参与设计,就可以减少设计的修改工作量。
      注:组建综合产品研制组因公司而异,有的公司组建面向过程的研制组,有的组建面向产品的研制组。研制组的人数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随产品而变化。通常综合产品研制组在一起工作。由于强调人员之间的联系,小组规模不宜过大(不超过12人)。(参考文献140)
      24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life cycle cost analysis
      寿命周期费用(LCC)分析是按费用组成部分对LCC进行定义、定量和定性分析,目的是建立各部分的费用关系和每部分对总的LCC的影响。(MIL-HDBK-259-83)
      25 备选方案分析 analysis of alternatives(AoA)
      通过鉴别为满足某种任务需求而提出的各备选方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优劣,从而辅助决策的一种分析。备选方案分析说明了每一备选方案对关键假设(如威胁)或变量(如性能)的可能变化的敏感性。它是“费用作为独立变量”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防务采办术语-98)
      26寿命剖面 life profile
      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括一个或几个任务剖面。(GJB451-90、GJB450-88、MIL-STD-721C-81、NATO ARMP-1-93)
      与某设备从其在工厂被用户接收到其最后报废的整个过程(例如从工厂到完成使命的过程)有关的各种事件和状态的充分描述。这涉及到寿命期中的每一重大事件,如运输、库存、试验和检验、备用或待命状态、运行使用及任务剖面(包括其他可能的事件)。寿命期剖面描述的是每一事件的延续情况,各种环境条件和工作方式。(MIL-STD-781D-86、NATO ARMP-1-93)
      编者注:在MIL-STD-781D-86中,此术语称作“寿命期剖面(life-cycle profile)”。
      27 任务剖面 mission profile
      产品在完成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其中包括任务成功或致命故障的判断准则。(GJB451-90、GJB450-88、GJB1405-92、MIL-STD-721C-81) #p#分页标题#e#
      任务剖面的一般定义已在MIL-STD-721中作了规定。为应用于可靠性试验大纲,将此一般定义扩展为:与某一特定任务相关的一切计划中的重要事件和状态的充分描述。任务剖面是寿命剖面的一部分(例如导弹挂机飞行阶段或导弹自由飞行阶段)。任务剖面描述的是事件、预期的环境条件,以及设备受激励和不受激励等的时间延续情况。(MIL-STD-781D-86)
      28 环境剖面 environment profile
      是产品在贮存、运输、使用中将会遇到的各种主要环境参数和时间的关系图,主要根据任务剖面绘制,每个任务剖面对应于一个环境剖面,因此环境剖面可以有多个。(参考文献122)
      29 试验剖面 test profile
      是直接供试验用的环境参数与时间的关系图,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环境剖面进行处理后获得的。对于有多个任务剖面的产品,要把对应于多个任务剖面、环境剖面的多个试验剖面综合成一个合成试验剖面。一个单任务的可靠性试验剖面是由任务剖面经计算处理得到环境剖面,再由环境剖面经工程化处理后得到试验剖面。对于多个任务的合成试验剖面的获得情况可见图2,此图以飞机为例,而地面设备、车辆或舰船,一般不需要合成。(参考文献122)
      30 剪裁 tailoring
      对选用标准中的每一项要求进行分析、评估和权衡,确定其对特定产品的适用程度,必要时,对其进行修改、删减或补充,并通过有关文件,提出适合于特定产品最低要求的过程。(GJB/Z 69-94)
      对标准中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和选择,必要时进行修改、删减和补充,以确定并形成适合于某一具体产品的最低要求的过程。(GJB450-88)
      在某个特定项目中强调某些核心问题(项目定义、项目结构、项目设计、项目评估和周期性报告)的方式。里程碑决策者(MDA)力图使满足已确定的、与常识、有力的商业管理实践、适用的法规和要求本身的时间敏感属性相一致的需求所花的时间最少。剪裁可适用于采办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包括项目文件编制、采办阶段、决策评审的时间和范畴、保障性分析和与所有适用的法定要求相一致的决策级别。(防务采办术语-98)
      31 技术状态/配置 configuration
      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GJB1405-92)
      产品的表征性特性和主宰特性的总和,它可以用功能性术语表述,即产品可以执行何种功能;亦可以用物理术语表述,即产品建造完成后外观如何,由哪些部分组成。(防务采办术语-98)
      32 技术状态/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
      运用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标识、控制、审核和记实的活动。对软件称“配置管理”。(GJB1405-92)
      执行技术和行政指令及实施监督的过程。目的是:(a)标识和记录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b)控制技术状态项目及其特性的任何更改;(c)记录并报告更改进程和执行状况。它提供了对决策和设计改进的全面检查跟踪。(防务采办术语-98)
      33 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
      对武器装备项目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所应完成的工作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所形成的一个层次体系。该层次体系以要研制和生产的产品为中心,由产品(硬件和软件)项目、服务项目和资料项目组成。它完全限定了武器装备项目的工作,并表示出各项工作之间以及它们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GJB2116-94)
      一种将项目分解成越来越具体的逻辑部分或子项目的组织方法。它对组织一个项目是非常有用的。(防务采办术语-98)
      工作分解结构是一个以产品为中心的家族世系谱。该系谱图由研制和生产一个国防装备项目期间的硬件和服务及来源于工程项目的技术工作的资料组成,它完全限定了工程项目/计划。WBS显示并确定要研制和生产的产品,并使要完成的诸工程单元彼此之间以及它们和最终产品之间建立起联系。(MIL-STD-881A-75)
      把项目按一定的逻辑逐级向下分解的一种工作方法。它对组织一个项目是非常有用的。(防务采办术语-98) #p#分页标题#e#
      34 工作说明 statement of work(SOW)
      合同的一部分,它可以直接地,也可以引用具体的文件来建立和规定所有非规范要求。(防务采办术语-98)
      35 目标说明 statement of objectives(SOO)
      合同的一部分,用于概括地描述政府所要求的性能目标。(防务采办术语-98)
      36 改型 retrofit/retroactive fit
      技术状态项目的改进,以便将所作的更改纳入今后生产项目中。参见改装。 (防务采办术语-98)
      37 改进 modification
      对一种已生产的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技术状态更改。任何一项改进,如其费用和复杂性使其本身可能作为采办类别I或IA项目,则必须被视为一个独立的采办项目。(防务采办术语-98)
      为改善现有装备的设计特性或能力进行的重大工程变更。(GJB368A-94)
      38 改装 backfitting
      在现役系统布局中加入新的设备或在已交付的生产型系统中增加原未包括的设备。也称作“改型”。(防务采办术语-98)

    • 0
    • 0
    • 0
    • 1.2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可靠性工程软件ReliaSoft中国总代理上海山外山机电
    • 东莞市帝恩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内容
    • 做任务
    • 动态
    • 风格
    • 到底部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