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的可靠性由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组成。其中固有可靠性由元器件的生产单位在元器件的设计、工艺和原材料的选用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所决定,而使用可靠性则主要由元器件使用方对元器件的选择、采购、使用设计、静电防护和筛选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所决定。大量的失效分析数据表明,由于固有缺陷导致的元器件失效与使用不当造成的元器件失效各占50%左右,因此,在保证元器件固有可靠性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的保证。
1、元器件的分类与功能
元器件是电路的组成单元,在不同标准中有不同的定义。欧洲空间局ESA标准中对元器件的定义为:“完成某一电子、电气或机电功能,并由一个或几个部分构成而且一般不能被分解或不会破坏的某个装置。”GJB4027—2000《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将元器件定义为:“在电子线路或电子设备中执行电气、电子、电磁、机电或光电功能的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通常不破坏是不能将其分解的。”随着元器件技术的发展,其定义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品种逐渐覆盖光、机、电等各个方面。
元器件可分为元件和器件两大类。元件又细分为电气元件和机电元件。元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它们本身不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器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如晶体管、电子管和集成电路。它们本身能产生电子,对电压和电流有控制、变换作用(如放大、开关、整流、检波、振荡和调制等),又称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包括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真空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等;另外,将电声器件和电池等归为其他元器件类。下图为根据2007 年版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产品目录》整理的元器件分类总图。
2、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表征元器件固有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是质量等级。元器件质量等级是指元器件装机使用之前,按产品执行标准或供需双方的技术协议,在制造、检验及筛选过程中质量的控制等级。
a.国军标元器件质量等级
在我国现行标准中,元器件的质量等级有两种:一种是用于元器件生产厂进行生产控制和用户采购的各类元器件总规范的元器件质量等级(亦称质量保证等级),常用字母S、B、B1表示半导体集成电路质量保证等级,用JY、JCT、JT、JP表示半导体分立器件质量保证等级等;另一种是用于设计人员进行可靠性预计和供使用方选择用的《元器件优选目录》上的元器件质量等级,常用字母A、B、C表示所有不同元器件的质量等级(从高到低)。
元器件的质量等级与其生产过程执行的规范是密不可分的,规范要求质量控制的严格度,决定了元器件质量等级的高低。国产元器件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国军标等级、七专等级、工业品等级和民用等级(低档)几类。其中七专等级是指通过七个专门的质量控制方法(即专批、专人、专料、专机、专检、专技和专卡),由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元器件。七专等级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四个等级。目前多数军用产品中使用的国产元器件,其质量等级可分为:国军标、“七专”补充协议、“七专”840611A、“七专”8406 和“七专”7905,国军标元器件质量等级分级如下表所示。
b.美军标元器件质量等级
进口元器件的质量等级分级更为复杂,以美国军用元器件为例,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美军标(有可靠性指标)、美军标(无可靠性指标)、工业和商业(低档),其质量等级分级情况如下表所示。
声明 本文根据付桂翠老师编著的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技术教程整编
转自:范 可靠性杂坛 2018-01-08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