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基于模糊理论的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

      基于模糊理论的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
      赵德孜1 , 温卫东1 , 段成美2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2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山东青岛266041)
      摘 要:根据模糊理论提出了一种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的新方法。该分配方法的核心是应用模糊决策理论中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估部件之间的相对失效系数,然后依此对燃气轮机失效率指标或可转换为失效率的可靠性指标进行线性分配。特点是分配时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可靠性影响因素及其模糊性,尤其适用于燃气轮机这种复杂产品初始设计阶段的可靠性分配。
      关 键 词:燃气轮机;可靠性;失效率;模糊决策;可靠性分配

      0  引 言
      燃气轮机的可靠性分配是燃气轮机可靠性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国军标GJB450 – 88 规定,产品的可靠性分配应在初始设计阶段(方案的论证及设计阶段) 内进行。由于燃气轮机属于多发性故障、多故障模式类别的复杂机电产品(对于采用数控系统的燃气轮机而言) ,其可靠性数据统计的结果会因统计方法的不同相差很大,且不同型号及类型的燃气轮机的可靠性数据也往往具有较大的特异性,因而在初始设计阶段,适用于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的可靠性数据或是不足、或是可信性不大。我国研制燃气轮机的经验较为缺乏,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影响燃气轮机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且在初始设计阶段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因此,初始设计阶段的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实质上是一种模糊决策,常规的分配方法[1 ]或是不适用、或是应用效果不佳。为此,下面将模糊理论引入燃气轮机的可靠性分配,提出一种新的可靠性分配方法。
      1  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的基本特点、依据及思路
      111 燃气轮机可靠性的特点
      燃气轮机主要由主机(包括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动力涡轮、减速器及附件传动装置) 和辅机系统串联而成,

      文件名.rar
      166.23 KB,下载次数:0[记录]
      暂无描述
      本地下载
    • 0
    • 0
    • 0
    • 1.3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可靠性工程软件ReliaSoft中国总代理上海山外山机电
    • 东莞市帝恩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内容
    • 做任务
    • 动态
    • 风格
    • 到底部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